土壤系列--土壤酸化的改良
土壤酸化的危害在上一篇文章«土壤酸化原因»中有叙述,这篇文章我们介绍一下酸化土壤改良的方法。针对上一篇文章的酸化原因,一一作出解决方案。
1.酸雨的控制
我国的酸雨主要以硫酸盐为主要成分,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对土壤的破坏方式为局部的冲刷和中长距离流淌,具体表现就是土壤酸化盐基离子流失、有毒离子活化等方面。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适当的措施减少外源酸的进入,如对于SO2,可以通过使用清洁煤技术或对含硫量高的煤采用脱硫技术,从而达到减少SO2排放量的目的。对NOx主要对汽车进行技术改造以减少尾气中NOx的排放量。
2.改良剂的运用
对于已经酸化的土壤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改良,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运用化学改良剂,另一种是采取生物措施来达到改良的效果。
1)化学改良
较传统的方法是运用石灰或石灰粉,表土的酸度很容易就得到降低,而且土壤耕作层Ca2+的浓度也会有所增加。在浙江中部红壤地区施用石灰发现,耕种层的Ca2+在施用石灰后的一年半时间内达到最高值。
施用石灰能明显地使酸性土壤的酸度降低,但同时也会使复酸化程度加强,因此,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时,必须注意的是不能过于频繁地施用石灰,在施用石灰改良的同时,应与其他碱性肥料(草木灰/火烧土等)配
使用。大量或长期施用石灰不但会引起土壤板结而形成“石灰板结田”,而且会引起土壤钙、钾、镁3种元素的平衡失调而导致减产。在酸性土壤施用石灰还可能引起镁与铝的共沉淀,降低土壤溶液中的Mg2+活性。
近十几年来,人们又研究发现一些矿物和工业副产物也能起到改良酸性土壤的效果,如白云石、磷石膏、磷矿粉、粉煤灰等。这些酸性土壤改良剂能对酸性土壤起到一定的改良效果,有的甚至能改良心土,而且大部分是一些副产品,比较廉价。但是这些改良剂中的大多数含有有毒重金属,如铅、镉、汞、砷、铬。虽然这些重金属的含量较少,但是也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严重的会造成作物重金属中毒。
2)生物改良
酸性土壤生物改良主要是利用绿肥及土壤中的一些动物来达到改良土壤的目的。应用绿肥种植年限越长,土壤肥力提高越明显,土壤PH值上升0.3左右。云南通海和米勒两地研究发现,利用小麦秆和玉米秆都能增加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
另外,适当的农业管理措施也是必须的。
合理选择氮肥品种,土壤的酸化程度取决于氮肥的种类施入的深度。在江西红壤土施用化肥的结果表明:尿素对红壤的酸度影响比硫酸铵和硝酸铵要小。
通过合理的水肥管理,让施入的肥料尽可能为植物利用从而减少其随水淋失,这样可以减少氮肥对土壤酸化的影响。在土壤耕作中,氮肥的带状施用造成的土壤酸化程度要比散施的小。
作物秸秆还田,作物收获从土壤中带走了碱性物质,秸秆还田不但能改善土壤环境,而且还能减少碱性物质的流失,对减缓土壤酸化是有利的。
据专家预测,到2050年,世界人口将新增20~30亿,粮食需求很可能会翻番;而随着城市建设的需求,耕地面积不断的减少,粮食需求与耕地总产量的矛盾日趋严重。同时,土壤酸化程度又不断加剧,这样给农业生产带来更大压力。我国土壤酸化程度在增加,部分土壤PH值在过去30年里下降了近1,有些土壤PH值甚至降到4.5一下。而适于作物生长的PH值是6~7。排除酸雨和工业上带来的酸化影响,我国的农民科技意识薄弱使配方施肥覆盖率不高,化肥用量居高不下,加上不合理种植制度和耕作方式,进一步加速了土壤酸化程度。
人为因素是造成土壤酸化的主要原因,尽量以控制污染物排放和化肥用量等方面去努力,但仍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土壤酸化问题,需要更有效的途径。随着科技的进步,除了在耕作措施上展开研究外,一些高科技的土壤改良产品及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逐渐受到青睐。那些本身不含任何有物质,原材料来源丰富,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对人、畜、植物及土壤环境都有很好的保护作用的生态型改良剂无疑会成为重点研发对象。
本公司产品就是一种含有离子保持剂的高科技水溶肥,无激素无污染的食品级水溶肥,对土壤酸化有专门的土壤调理肥料,经过在山东等地的实验结果表明,我们的产品提高土壤PH值范围在0.8~1。本公司励志为我国农业带来无公害的未来,使国人不再遭受有害物残留和激素的危害。
- 上一篇:你了解钙吗,你知道如何用吗? 2018/3/15
- 下一篇:土壤系列--土壤酸化的原因 2018/3/15